最近我们为一位鼻咽癌肺转移的患者进行了二次氩氦刀治疗,总共杀灭7个肺转移瘤病灶,大小从6毫米到2公分不等。该患者来自湖南,鼻咽癌放疗后6年,近期发现肺部转移。当地肿瘤医院医生评估患者预期寿命只有半年左右,进行了紫杉醇结合铂类的化疗,病灶无明显缩小并有所增大。因此来广州求医屈立新教授进行氩氦刀治疗。我们为患者设计了分二次的治疗方案。第一次杀灭左侧的4个,第二次杀灭右侧的三个。二次手术都非常顺利,准确的找到这些细小转移瘤并用氩氦刀杀灭。以下为左侧4个转移瘤的杀灭过程,希望让更多患者了解氩氦刀治疗肺肝转移瘤适应症,也可以让其他医院同行医生了解我们是如何一次用氩氦刀完成4个转移瘤的治疗经过的。

1、PET-CT显示左肺上叶的二个病灶,其中一个黄色亮点显示该转移瘤代谢活跃处于明显的增长期。我们将其标记为1,2号转移瘤;

2、PET-CT显示的左肺下方的肺转移瘤。黄色代表肿瘤代谢活跃。另外的带状黄色为放射性核素在心脏内短暂显示。这二个转移瘤我们标记为第三,四号肺转移瘤。

3、氩氦刀探针准确穿入1号转移瘤;

4、氩氦刀探针准确插入第二号转移瘤;

5、氩氦刀探针准确插入3,4号转移瘤;

6、氩氦刀开始治疗。
总结:对于多发的恶性肺转移瘤,我们的治疗对策是在有全身治疗如化疗及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尽可能杀灭这些转移病灶。因为靶向治疗或者化疗肯定有失效的时候,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些病灶的复发反扑是必然,尤其靠近气管,心脏及大血管的肿瘤很容易造成症状危及生命。
其他的治疗方式如射频消融是无法同时处理这么大病灶的,而且造成的破坏太大。放射治疗如适行放疗,伽玛刀,射波刀,TOMO刀等对于这些多发转移瘤定位随肺的呼吸移动会出现误差,为了降低误差就必须扩大范围,大面积的放射性肺炎难以避免,因此不是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而且很多患者都是曾经进行过放疗,剂量难以承受。外科手术切除也是几乎不可能,因为第一是很难找到这些肿瘤并进行切除。因此这方面氩氦刀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同时一次做掉4个转移瘤需要定位很精确,区分开肿瘤与肺血管,操作要做到非常仔细熟练,一次氩氦刀探针到位尽量避免反复穿刺(容易造成肺出血),也大幅降低患者的费用及住院时间。不过这种治疗要求病灶在同一侧肺部及同一个体位。
该患者术后恢复很顺利,第二次手术后第三天就出院回家,在我们的建议指导下更改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相关链接: 由于肿瘤微创手术越来越得到患者的认可,尤其是不用开刀的冷冻消融手术及粒子植入手术治疗中晚期肿瘤疗效确切,越来越多的医院希望开展这一项目,一些患者也希望能在当地得到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屈立新教授治疗。我们列举了屈立新教授会诊手术的医院,希望能对其他医院及患者有所帮助,免除外地患者的旅途奔波,降低医疗风险。 
屈立新教授简介: 屈立新教授从事胸心外科临床17年。大学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在南方医院心胸外科工作11年, 德国大学排名前十位的弗莱堡大学医院留学3年,师从世界知名胸心血管外科专家F.Beyersdorf教授,获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屈立新教授2005年度被评为广东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成员,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医疗组评委。2009年5月,屈立新教授为卫生部第三类医疗应用技术评审专家(包括氩氦刀肿瘤冷冻治疗),2009年9月当选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全国委员。 擅长:擅长肺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胸壁肿瘤等良性、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及氩氦刀冷冻消融肿瘤手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09年7月被选为抗癌协会会员,11月被评为“卫生部第三类医疗应用技术评审专家”。
关注氩氦刀中心的官方微信,了解氩氦刀、纳米刀、伽玛刀、免疫治疗等微创康复动态 扫码微信预约屈立新教授,或给屈教授发病情资料

|